首页>>工程机械>>新闻中心>>
京张高铁无砟轨道亮相中国科技馆
- 时间:2020-01-09 10:01
- 来源:建设行业信息网
2020年1月2日,中国科技馆“做一天马可•波罗: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”展览正式开幕,多种展品精彩呈现,让参观者身临其境。
就在古现代、东西方智慧与科技碰撞的展厅,一块铁路无砟轨道静静地躺在“世界在变”展区,它的身旁是中国大飞机、卫星、盾构机、高铁等国际顶级科技技术成果。
展览中的无咋轨道
这块无砟轨道来自于十四局参建的京张铁路清华园隧道内,此时,它的同伴正作为线路的重要部分,托举着中国第一条智能化高铁驶向远方。
看得见的是复兴号列车穿过清华园隧道只需短短几分钟,看不见的是公司建设者辛苦耕耘在施工一线两个春秋。
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内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,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,道床使用寿命较长,维修工作量较少,是一种比较环保、科学的高铁道床施工工艺。
2019年4月30日,十四局二公司按期完成了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7公里无砟轨道的铺设,而这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艰辛。
“因为清华园是地下隧道,所有的物料、设备进出,只能通过几个接收井。”项目负责人李存浩指着一个十几米见方的盾构机接收井介绍说,“施工用到的13000块电缆槽预制件、20000根轨枕、700吨钢筋和24000方混凝土,都先输运到这里,然后用龙门吊把他们向下吊装到十多米下面的隧道口,再一点点倒运到施工点。”这个施工组织难度可想而知。
环境不同,施工工艺大相径庭。
对于参建过京沪高铁的程宁来说,无砟轨道铺设不能再像搭积木,他们只能先把预制好的轨枕从地上转运到地底的隧道里,然后用专用的轨排把轨枕一一定位排好,再浇筑无砟轨道道板。
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,为了保证高铁跑起来更平稳舒适,轨道精调要求误差控制在0.5毫米以内,这意味着每一个轨枕距离标准位置的偏差不能超过5根头发丝的厚度。”谈及精度,程宁一脸认真。
高标准意味着高强度的投入。
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每公里线路需要采集分析数据近三万个,包括粗调、精调、数据复核和复测等多道工序。”技术人员徐鹏介绍道:“精调结束后,必须在6个小时之内完成混凝土浇筑。除了因为工期紧迫,更重要的是,如果在精调后不及时施工,刚刚完成定位的轨枕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沉降或位移,此时,我们必须推倒重做,再花2到3个小时进行二次精调。”
然而,在北京市区施工,诸多的不可控因素是他们始料未及的。
受北京市区施工的限制,商混站混凝土供给拖延、天气预警等,一道道拦路虎先后出现。
他们凝心聚力、众志成城,还是高质量按时完成了无砟轨道铺设任务。
如今,与无砟轨道一起,等待人们参观的不仅是一项高铁道床施工工艺,还有建设者智慧结晶和辛勤汗水。
春华秋实,这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嘉奖。
(责编:王达)
友情链接
-
| 中国建筑
| 中国铁建
| 第一商用汽车
| 中国建造师网
| 数字化企业
| 中国交通新闻
| 中国项目招标
| 中国基础建设
| 建筑网
| 中国名企排行
| 山西建筑考试
| 中国城市网
| 中国建材市场网
| 中国工业新闻
| 综合节电
| 中国新闻网
| 工程建设
| 中国日报网
| 中国能源新闻
| 建材之家
| 城市交通网
| 中国工程网
| 中国港湾
| 中国路桥
| 全球贸易网
| 环保科技
| 国联资源网
| 绿建之窗
| 鲁班大学
| 一览路桥网
| 中国铁路
| 中国城镇
| 五展六会
| 新型建材
| 三峡
| 中国电建
| 建筑信息化
| BICES 2025
| 冶金工业
| 中国交建
| 中国中铁
| 阿拉丁
| 河姆渡